比如內(nèi)劍,正常出劍就是法力通過穴-竅運行沖擊泥宮的劍丸刮削出的一團金精之炁,就是俗稱的飛劍,這是正常狀態(tài),威力定為十成。
飛劍飛出后,劍修就可以施展劍光分化開始裂變,那么裂變出的飛劍根據(jù)大道法則是不可能和正常飛劍同等威力的,這有悖能量原則;道衰的意思就是,威力上要消減多少?
內(nèi)劍最頂尖的劍修,在劍光分化爐火純青后,能達到不超過九成的威力,這就是限制,天道的限制!
一名內(nèi)劍修,泥丸沖出一劍,瞬間化為兩劍,每一劍上的威力只有原來飛劍的八,九成,這就算是劍光分化成功,未來再尋求化多化少的問題;如果你分化出的飛劍只有原來飛劍力量的五,六成甚至更少,就只能說明你的劍光分化沒練到家,疲弱的力量就只能給人家撓癢癢,沒有實際意義!
睿真人解釋道:“外劍的分化有兩道程序,先由實化虛,再由少化多,要道衰兩次,所以就只能完成八成的威力;但因為我外劍飛劍的威力本就在內(nèi)劍之上,所以總體來看,即使是分化出的飛劍,也要比內(nèi)劍的威力強,只是在數(shù)量上遠遠不如,所以淪為下風(fēng)……
劍光分化,在道衰,也在劍層,這兩點上有質(zhì)飛劍都不如無質(zhì)飛劍,吃虧的很!”
劍層,也是劍脈術(shù)語;所謂劍光分化萬道劍光,可不是一道劍光一次性分成萬道劍光,而是分層次的分化下去……
比如一分二,二分四,四分八……就是雙倍劍層,分一次衰減一次,可以算一算如果要分到萬道劍光,飛劍上威力會衰減到何種地步?
所以真正的劍光分化高手,就沒有劍層數(shù)低于十的,一分十,十分百,百分千,千分萬,四次衰減成就萬道劍光,劍上威力也就只剩下正常的六七成……
劍層,是衡量修士劍光分化最重要的指標(biāo),也是劍修最大的秘密,其頂級強者有劍層在百數(shù)之上,兩次裂變就能達到萬道劍光,速度快,威力衰減小,才是真正的殺人術(shù)!
劍層的多寡,起決定性作用的就是精神!精神越強,就越具備一控多的可能,這也是在金丹境修士們開始在精神上下苦功的原因,在這一點上,婁小乙有先天的優(yōu)勢,他已經(jīng)鍛神二百年了!
外劍的分化原則和內(nèi)劍的分化大同小異,只不過作為實體飛劍,需要有一個虛化的前提……
睿真人打氣道,“從理論上來說,境界越往上,內(nèi)外劍的區(qū)別也就越小,只是內(nèi)劍修一生專注于一個劍丸,所有的變化皆從此出,而外劍修要涉獵的領(lǐng)域太多,要生靈,要刻陣,諸般繁瑣……”
這樣的教授還有很多,穿插在制作五行劍塔的過程中,倒不顯得枯燥,也是婁小乙自入軒轅后,第一次的系統(tǒng)性從一位上修的傳授中充實自己的機會,很難得,他很珍惜!
有些東西現(xiàn)在雖然不能練,但提前了解也是必要的,就像行路,你首先要看準(zhǔn)方向,知道自己該往哪里走!
慢慢的,大器堂從一個不得不來的地方,成為婁小乙每天都盼望的地方,在這里,他能學(xué)習(xí)到外面獨自摸索永遠也學(xué)不到的東西。
睿真人是個很懂教授的老師,他從來不下定論,只介紹,只引領(lǐng);把知識殿堂的門窗打開,由得弟子們自我選擇,這讓婁小乙受益匪淺!
_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