范統(tǒng)溫和道:“我們的力量,大概會集中在和中血宗接壤的區(qū)域,那里也是我們力量最強大的地方,我會親自坐鎮(zhèn)!
后方就交給單師弟了,有什么變化,記得早早聯(lián)系,一人計短,兩人智長,還是莫要獨專的好!”
婁小乙得到了一個所謂的美差,實話實說,逍遙門人的排擠大概只停留在意識形態(tài)中,在具體的事務(wù)安排上卻很大方,也許在修士看來,這也是一種輕視的表現(xiàn)。
有主動權(quán)就好好做,要么就自顧修行,也無所謂。
沙伽小陸有限的陸地決定了在這里修士有限的施展空間,下鬼宗的地盤還算是稍微大些的,也不過千來里的縱深,再分成八塊,輪道壩前州也就是塊二,三百里方圓的地方,對凡人來說不算小了,但對修士來說就很憋屈。
在婁小乙看來,一方十名金丹都顯多,三名就正好。
在壩前州,一共有大大小小八座道觀,這樣小的范圍內(nèi)擠下八座道觀,不能說逍遙門人不努力,但他們要面對的,卻不是單單建道觀就能解決的。
最大的道觀是白云觀,也是婁小乙的身份定位,白云觀主。掌控壩前州其他七座道觀,這也是歷史下來沙伽陸上的道統(tǒng)規(guī)矩。
爭奪一塊陸地的控制權(quán),有很多種方式;最古老的方式就是道佛兩家打一架,但這樣粗魯毫無含金量的方式隨著時代的進(jìn)化而逐步遭到摒棄,有太多的后遺癥,生靈涂炭?善后事宜?土著的不滿,而且很容易擴大化。
所以?周仙上界發(fā)展至今?起碼對于道佛的爭執(zhí)中,比拼信仰推廣就成了一種流行;這樣做有很多的好處?也顯得更具修行人的胸懷。
婁小乙走馬上任,很是低調(diào)?也沒招集各觀觀主相見?就只是在自己白云觀的獨門獨院觀主居所內(nèi)用功,繼續(xù)他的修行,以及劍光分化的深研。
閑暇時,便游逛在壩前州的土地上?觀察這里的民眾的思潮傾向?結(jié)果并不樂觀;這里的人信道,更多的是一種歷史慣性的遺傳,而不是根深蒂固的信仰。
佛門還沒滲透進(jìn)來,所以也就只有道教可信。但道教相對來說比較清寡的教義,獨善其身的宗旨?實在不是一種能蠱惑人心,讓人盲從的體系?它更流傳于上流階層,那些讀書有見識的群體當(dāng)中?對底層的民眾的吸引力十分有限。
一月下來,對壩前州的了解也有了自己的判斷?無論是社會構(gòu)造的平平無奇?還是道觀運轉(zhuǎn)的乏善可陳?他很清楚,現(xiàn)在的壩前州之所以能夠安定無憂,不是道家理念多少深植人心,而是壩前州的位置處于大后方,威脅暫時還未降臨!
有幾點需要注意的,是趙真人的玉簡上看不到的。
一個是,當(dāng)?shù)亻T派勢力對他們的漠視,既不反抗,也不親近!也并不僅僅是下鬼宗這樣,其實沙伽的三個勢力都是這樣,正如上骨和中血對佛門勢力的冷眼旁觀一樣。
婁小乙也曾去過就在壩前州的下鬼山門拜訪,去了一次就明白了,人家的態(tài)度就是,你們爭你們的,我們過我們的,大家井水不犯河水,誰有支配權(quán)就聽誰的,沒有感情上的遠(yuǎn)近親疏。
這是可以理解的,作為土著人,他們怎么可能對侵入者抱有好感?
另一個是,道觀中可以傳道,但不能修法!也就是說,逍遙門只能培養(yǎng)凡俗意義上的道人,不能在這里培養(yǎng)修士,修士的培養(yǎng)在這里只有一個途徑,當(dāng)?shù)氐娜齻€勢力,這是當(dāng)?shù)赝林萑趟麄冊谶@里的基本條件!
修真界發(fā)展了數(shù)十萬年,人文在進(jìn)步,思想也在進(jìn)步,早已過了誰拳頭大誰就可以通吃一切的階段;最重要的是,還有其它上門旁門看著,吃相就一定不能太難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