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么要求神通?根源在于“貪得“,由此心地來修行,為害甚大!
世上的人沒有不想要求神通的,但是不知道“神通“之自性,因而盲修瞎練,誤己誤人。
人之神通,系屬本有,譬如燈之有火,火本有光,火不發(fā)光者,非無光也,其咎在阻礙不通,為七情六欲所蔽,有體不起用耳。
世人不解神通,遂以變幻為神通,實大自誤。變幻是幻術(shù),有類于術(shù)。非有所憑藉不能施也,神通則不然。
就「通」之來源、功力高低,有五種:一曰妖通,二曰報通,三曰依通,此三者,假名曰通,實非通也,以不究竟,且必退轉(zhuǎn)故。
四曰神通,一天眼、二天耳、三他心、四宿命、五神足。此雖名神通,然有究竟!
不究竟通便只一種,也是通之最高境界,就是漏盡通,也做不漏盡通!這個,不是菩薩佛陀能涉足的,只有菩提才能一探究竟!
從兩名僧人的攻擊手段上來看,屬于正宗佛門的正法手段,少有出奇之處;但他們的這種平平無奇卻在神妙莫測的神通的映襯下,發(fā)揮出了平凡化獨特,腐朽化神奇的作用!
婁小乙乍一接觸,立刻就感覺到了他們的與眾不同!
對他來說還必須考慮一個因素,會不會有第三個僧人的來援?如果有,那么大概率他就只有數(shù)刻的時間,也就是四季屏障中一個交匯點到另一個的飛行時間!
和這樣的兩個僧人對戰(zhàn),功德無用!因為他們不修功德!
這反倒激起了婁小乙的好勝之心!只要沒有佛門那些奇奇怪怪的東西,他的飛劍又怕過誰來?
也不全是壞消息,因為要防止婁小乙接近第四點位季眼生成處,所以實際上兩人都不敢離開這里太遠(yuǎn),對修士來說,空間中的一個點,就是一個遁移的事!
兩名僧人為此做了分工,了因牢牢的站住了這個位置,不離左右!因為其天眼的能力,能夠準(zhǔn)確判斷婁小乙飛劍之勢,力量,劍跡,勢,道境,變化,組合,無一遺漏!
也正是因為有了這樣準(zhǔn)確詳細(xì)的判斷,所以他就能做到最針對的防御,最有效,最完整,哪怕是因為枯守一點,缺乏活動范圍,防御的很狼狽,但終究是防了下來。
一個這樣狀態(tài)的修士不管他的防御能力有多強(qiáng),要想防住婁小乙這樣的劍修也基本全無可能,了因能做到,不僅僅是他的天眼之功,更是化緣僧在外面替他吸引了太多劍修的注意力!
_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