車架之上,范明塵雙目瞇起。
“走,去鎮(zhèn)口,我們看看多少無籍之人愿來入籍。”
到鎮(zhèn)口處,范明塵看那些登記了名姓的無籍之人都被巡衛(wèi)安排在一旁,等待運轉(zhuǎn)。
原來不是光登記了就可以直接入九林縣籍。
這些人還需要去礦場運了礦石,送到滄瀾江畔,那邊記錄之后,才算拿到入籍憑證。
按照負責(zé)登記的裴聲等人解釋,九林縣需要優(yōu)先接納有一把力氣的青壯,然后才是尋常百姓。
連送一份礦石到江畔都做不到,那這樣的人入九林縣籍干什么?
九林縣不養(yǎng)閑人。
暫時觀望的人多,但真正登記入籍的人少。
鎮(zhèn)口還有不少鎮(zhèn)上家族之人看著,讓鎮(zhèn)子里的無籍之人不敢去登記。
“孫立?!?
“張遠麾下最信重的是孫立,歷練最多的也是孫立?!?
范明塵手掌輕握,看向四周:“孫立在哪?”
……
此時,滄瀾江畔,離著江岸十里之地。
山坳之間,一片寬闊的谷地,身穿青袍的孫立手中展開地圖。
這圖上,一條大河橫貫九林縣,直到九林山下。
就在河道中間,一座方圓二十里的寬闊大城,將滄瀾江與九林縣扼住。
“司首大人,按照遠哥的想法,需要諸位仙道供奉出手,開辟一條一百五十里長,三百丈寬的大河?!?
“有此大河,不但九林山和白馬山的礦藏能直接裝船水運,連著周圍長林和鳳林兩縣的物資都能從水運直接到郡府。”
“新的九林城更是扼守大江,可成為上下游物資運轉(zhuǎn)的中轉(zhuǎn)之地?!?
孫立身前,蘇啟雄點頭,看向四周,面上露出一絲感慨。
“張遠這家伙行事從來不按章法來?!?
“仙道手段開河,直接新建一座九林城,也就他能想得出來?!?
他目光落在一旁的裘長葛身上:“裘兄,這破山開河是你所長吧?”
聽到蘇啟雄問話,裘長葛點點頭,面上閃過一絲苦澀:“蘇指揮使,搬運土石倒是不難,可一百五十里河道,我這一身修為可扛不住?!?
“而且,隨意動天地山脈,這因果我也擔(dān)不起。”
開一百五十里長河的靈氣耗損,天地因果,別說是一位開陽境的仙道修行者,就是一位天境也不敢承擔(dān)。
“裘供奉放心,一應(yīng)靈氣耗損都有青玉盟承擔(dān)。”
孫立將一份書冊拿出,握在手中:“這是青玉盟與九林縣簽訂的契約,開河損耗青玉盟承擔(dān),之后青玉盟占長河運輸之利的三成?!?
“青玉盟已經(jīng)送五千塊靈玉到此地,后續(xù)還有五千塊,裘供奉你們覺得可夠?”
一萬塊靈玉!
玉靈山坊市幾十年交易也換不來萬塊靈玉!
不只是裘長葛,他身后的那些仙道供奉都是咂舌。
這九林縣竟然如此大手筆。
孫立掃一眼那些仙道供奉,再次開口:“至于天地氣運反噬,這更簡單?!?
“我家主司大人已經(jīng)去信往天機道宗,請他們宗門圣女來布設(shè)陣法,牽引地脈水脈,保證不會有天地反噬?!?
轉(zhuǎn)頭看向一旁的蘇啟雄,孫立面上露出笑意:“司首大人知道我家大人跟天機道宗的關(guān)系?!?
這話讓蘇啟雄咧嘴。
青玉盟與九林縣交易,墊付開河物資。
天機道宗布設(shè)陣法,牽扯天地之力。
張遠分明是肥水不流外人田,好處都給自家人了。
一旦這河道運轉(zhuǎn),每年收益三成都是青玉盟的,那可是一筆巨款。
至于天機道宗的牽引陣法,不說布設(shè)陣法所收取的好處,光是能得到授權(quán)布置干涉天地氣運之陣,這等感悟,讓個天人境大修來白干都愿意。
何況張遠怎么可能讓那位圣女來白干呢?
不遠處,一輛輛大車將物資送到山谷,肖揚和鄭明三等人負責(zé)分配安置。
夏桐則是領(lǐng)著楊三等人搬運物資。
那邊楊三和魯正已經(jīng)招來上千從前大江上的無籍之人,現(xiàn)在加入九林縣。
九林鎮(zhèn)那邊的家族根本不知道,從始至終,張遠都沒想過在九林鎮(zhèn)建城。
九林城唯有建在大江之畔,才能發(fā)揮其最大的作用。
一隊身形過丈的蠻人,背負著大包的物資,送到臨時的倉庫放好。
這些蠻人穿著單薄衣衫,脖頸上還有鐵項圈,臉上也紋了字。
不遠處的山崗上,陶青等幾位從廬陽府鎮(zhèn)撫司來的供奉立在那,暫時作為監(jiān)工。
更遠處,幾十位借調(diào)來的衙役,正押解著兩百多囚徒,跟著一旁數(shù)百人忙著開鑿山道,鑿山破石。
張遠麾下,歷練追隨最久的就是孫立。
八位少年之中,行事說話最有威信的也是孫立。
張遠不在此地,能調(diào)動各方,主持大局的,就是孫立。
孫立可以代張遠行事,卻不能將這里的事情交給蘇啟雄或者是商儲月。
范明塵有能力分化九林鎮(zhèn)家族,憑儒道手段掌控一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