裴聲等人站在巷口,都默默不說話。
孫立被安排在九林縣坐鎮(zhèn),與商儲月,范明塵一起,執(zhí)掌九林城事務。
蘇長山則是執(zhí)掌大江通江官署武卒營,巡查江岸。
當初在丁家巷小院中的少年們,現(xiàn)在都已經(jīng)獨當一面。
巷口,不少丁家巷街坊探出頭來。
“是張遠回來了?!?
“噓,現(xiàn)在是張大人,張司首?!?
“哎,老張家,出了能人啊……”
丁家巷中所居,都是鎮(zhèn)撫司和軍伍家眷,不少人都是看著張遠長大。
誰能想象,當年的張家小子,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是廬陽府中權(quán)勢最大的三位之一。
“衣錦還鄉(xiāng),這就是了吧?”巷口邊,穿著皂衣的老卒面帶羨慕。
“二河兄弟,張振小子,也是該瞑目了?!?
……
小院的門打開,伸出頭來的婦人看到張遠和玉娘,面上全是欣喜。
“張爺,夫人,你們可回來了?!?
吳姨,會做云州菜,明泉樓老陶的婆娘,當初張遠雇來給玉娘專門做云州菜。
張遠和玉娘他們離開丁家巷,吳姨被安排了看守小院。
走進小院,前后院子還是從前模樣。
站在院中玉娘有些失神。
小院,仿佛看到張遠揮刀的身影,書房,夜夜都亮著燈燭。
這小院,見證了張遠的崛起。
回過頭,玉娘看到張遠面上也帶著一絲緬懷,兩人相視,目中都是笑。
正是有那段歲月,他們才能彼此心意相通,才能相扶相持,一路前行啊……
“張爺,夫人,我,我給你們做飯?!?
吳姨搓著手,往廚房走去,“還是夫人最喜歡的云州粉怎么樣?”
云州粉。
“好啊,我都好久沒有吃過云州菜了。”玉娘笑著往小院中走,“九林縣沒有一個會做云州菜的?!?
“我就說跟夫人你去九林縣嘛,我做的云州菜,比我家老頭子的還正宗。”吳姨口中念叨著。
去過云州,吃過云州粉,張遠才知道,吳姨做的云州粉并不正宗。
不只是云州粉,連明泉樓老陶做的云州菜,也不正宗。
在廬陽府時候,玉娘愛吃云州菜,吃的是念想。
其實今日張遠和玉娘是要去赴宴的。
廬陽府官紳為張遠接風,為前司首韓長載踐行的宴席。
不過玉娘沒有告訴吳姨,而是陪著她往廚房去煮云州粉。
或許,在玉娘心中,這小小院子,才是她和張遠的家。
……
兩日之后,玉娘帶紅玉和蘇幺妹等人離開廬陽府,隨船隊往徐洲。
這一趟之后,船隊就要準備去上三洲。
張遠則是留在廬陽府,成為廬陽府三巨頭之一的廬陽府鎮(zhèn)撫司司首。
朝陽初升,衣袍穿戴整齊的張遠,腰間懸著雙刀,走出丁家巷小院。
小院之外,十二位身穿黑色皂衣的青年躬身抱拳。
“司首大人!”
張遠點頭,大步前行。
朝陽照在他身上,一如三年前,他手按腰刀,接替大哥張振往鎮(zhèn)撫司述職的模樣。
_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