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碰運氣,那你會什么???”
“我,”他看著攤主面前鐵鍋里翻滾的面條,道:“我也會做面?!?
攤主樂了:“原來是同行??!”
中年男子點頭:“算是?!?
攤主動作嫻熟地啪啪扯著面,道:“什么叫算是,煮面就是煮面,難道你還能煮出一朵花來?
中年男子笑笑:“雖說都是煮面,不過還是有些區(qū)別的,比如說您這面煮好,添上清湯,也就成了?!?
攤主挑眉道:“嘿,你的面難道不是面加湯嗎?”
中年男子聞想了想:“您要這么說,倒也沒有錯呵呵?!?
攤主道:“要說我們京中的商號,那可多了去了,不算上皇商,最出名的,當屬毅遠侯府魏氏的買賣做的最大。人家那生意,可以說是遍布各行各業(yè)。那魏府的侯位,都是老侯爺過去給朝廷捐助錢財而得的,可想而知,底子有多厚?!?
中年男子小聲念叨:“毅遠侯魏氏?”
攤主又道:“不過,你若是沒有點真才實學(xué),只會煮個面,我勸你還是別去人家那里找嫌。你就像我這般,路邊支個攤子就行了。咱們大多的手藝,就做多大的買賣,對不?”
中年男子笑笑:“謝謝掌柜的好心勸說。”
“你說你就會煮個面,為啥跑這么遠來到京城,在老家不照樣可以做嘛?”
“嗨,老家人見識短,大都不識貨,我覺得京城定是很多講究人,一定能覺出我這面的不同之處?!?
攤主搖搖頭:“你呀,想得太簡單了?!?
面煮好端上來,中年男子幾大口便將一碗面吞到了肚子里。
他放下筷子,問道:“掌柜的,這面多少文?”
攤主看了看他身上的帶著補丁的衣裳,又瞅了瞅他腳上快要爛到掉底的草鞋。
“看你進京這一趟也不容易,都是同行,這面算我請你了?!?
中年男子道:“這怎么合適?”
攤主道:“記著,進了這京城,可別頭鐵,差不多就像我這樣支個攤子得了,至少餓不死。一年有多少人外地人來到這上京城,覺著這里包羅萬象,是個圓夢的地方,又有多少人興致勃勃地來,垂頭喪氣地走。這里沒有想象中地好混,要早點看清現(xiàn)實。”
中年男子這一路,確實是風餐露宿過來的,兜里的確是沒有幾文錢了,沒想到進了城門就能遇上好人。
他道:“那這碗面,算我欠你的,日后待我在京中站穩(wěn)腳跟,我定會還報你這碗面的恩情?!?
攤主不以為意笑笑:“那就祝你好運吧?!?
中年男子跟攤主道了謝,繼續(xù)背著木箱子一路朝京城深處走去。
-
轉(zhuǎn)眼間就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(jié)。
上京城這些年興起了一個新的習俗,八月十五這一天登高賞月。
京東有個玉泉山,是上京周邊最高的山,山上視野開闊,景色極佳,可以俯瞰大地,觀賞明月高懸于山川之上的壯闊景色。。人們會在夜幕降臨之前去往玉泉山,扎上營帳,這一晚祭祀、賞月,然后在山上留宿一晚,次日清晨再下山。
今年中秋節(jié),夏老夫人也來了興致,提出想趁著天高氣爽,也到玉泉山上去賞月。
魏氏最近為了掩蓋心里的心虛,本就變著法子想在夏老夫人面前表現(xiàn)。一聽說老夫人想要登高賞月,連忙高興地應(yīng)下此事,殷勤地做籌備。_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