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世民問道:“馮盎呢?馮盎作何反應(yīng)?”
蘇程笑道:“馮盎沒怎樣,后來馮智信吃不下這個虧,又在酒宴上鬧事,被馮盎吊起來抽了一頓!”
李世民微微頷首:“馮盎還是知道分寸的!你想說的第二件事呢?”
蘇程笑道:“馮盎邀請臣去射獵,臣在山里遇到了伏殺!”
這事蘇程并沒有瞞著李世民,而是痛快的告訴了李世民,因為就算他不說,李世民肯定也會知道。
嶺南采訪使還有別的官員的奏章一定就在路上呢,說不定馮盎上書請罪的奏章都快到長安了。
李世民聽了不由臉色大變,遇到了伏殺?是誰要伏殺蘇程?
是馮盎嗎?李世民的第一反應(yīng)就是馮盎。
因為最可能的人就是馮盎,在廣州城要想調(diào)動兵馬,怎么可能不通過馮盎的同意?
在城里的時候,馮盎打了馮智信不過是表面功夫罷了,到了山里伏殺了蘇程,完全可以將罪責(zé)推到山賊上的身上。
“是馮盎嗎?”李世民沉聲問道。
如果真的是馮盎的話,那他就要認(rèn)真考慮對嶺南用兵了,連蘇程這個郡公駙馬都敢襲殺,還有什么是嶺南馮家不敢做的?
說不定什么時候嶺南馮家就反了!
如果嶺南馮家注定不能歸心,注定要反,那他寧愿提前收拾了嶺南馮家,不將這個禍患留給后人。
他李世民戎馬一生,最不怕的就是打仗了!
他沒有出兵嶺南不是因為怕了嶺南馮家,而是因為嶺南馮家識趣主動歸順。
蘇程笑著搖頭道:“不是馮盎,而是馮智信,襲殺臣的就是一群烏合之眾,是由廣州城里的潑皮無賴組成的烏合之眾。”
“如果是馮盎要襲殺臣,肯定會動用精兵,務(wù)求一擊必中?!?
李世民聽了臉色緩和了不少,沉吟問道:“那馮智信呢?”
敢襲殺蘇程,馮智信已經(jīng)犯下了大罪,絕對不是訓(xùn)斥幾句就可以平息。
為了朝廷的尊嚴(yán),馮家必須要給他一個交代!
朝廷的尊嚴(yán)不容踐踏!
若是馮家的人襲殺皇帝的欽使而無罪,那以后朝廷在嶺南還有什么尊嚴(yán)?
蘇程正色道:“就在山外,馮盎查問清楚是馮智信所為,然后當(dāng)著臣的面,直接將馮智信處死了!”
“馮盎倒也識趣!”李世民聽了不由松了一口氣,然后閉上了眼睛靜靜的思索起來。
怪不得蘇程要講這兩件事,細(xì)細(xì)品,這兩件事確實能品出很多東西來。
通過這兩件事就能大概品出嶺南的情形。
_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