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日,朝堂上一片靜默。
文武百官跪在地上,神色肅穆,一不發(fā)。
陳嘉瑞臉色難看,喘著氣,胸膛劇烈起伏著。
剛剛他氣急,發(fā)了火,可惜太后卻沒有因此遷就他。
事情皆因不久之前,吐蕃使者拜訪陳國,并向陳嘉瑞表示想要求娶公主,以結兩地之好。
態(tài)度極其誠懇。
聞,朝臣自然無不可。
陳嘉瑞如今已十三,開始親政。
吐蕃求娶公主,在他看來是件好事,自然應下。
誰知,太后卻反駁了。
這些年,太后氣度越發(fā)威壓,她不緊不慢道:“我陳國公主何其金貴,為何要遠赴吐蕃?”
她對陳嘉瑞說道:“哀家覺得,此舉不妥?!?
陳嘉瑞不解:
“以公主為紐帶,加強兩國的聯系,對我國而,豈非好事?”
“公主既然享受多年富貴,自然該深明大義?!?
聞,太后態(tài)度依舊堅決。
見狀,陳嘉瑞轉而把矛頭拋給鄭太傅:
“太傅大人,您說說看,吐蕃求娶公主一事可不可行?”
眾目睽睽之下,鄭太傅略作沉思,繼而緩緩搖頭:“回皇上,老臣以為此舉怕是不妥?!?
“有何不妥!”
陳嘉瑞語氣難掩不悅。
他不等鄭太傅回復,便轉而問起其他大臣:
“張尚書,您以為呢?”
“回皇上,老臣也以為不妥。如今外邦安穩(wěn),何須要公主千金之軀,奔赴萬里,受此艱辛?”
聞,陳嘉瑞眉頭一跳。
一連問了好幾人,他們皆回答不妥。
有些人不敢得罪太后,也不想得罪皇帝,只作不知,卻不知道這樣,直接得罪兩方。
陳嘉瑞額頭突突直跳,他還不如其他人那般沉穩(wěn)老練,此時覺得自己開始親政,卻被連連否認,一時怒意難止。
便發(fā)了怒。
眾人跪在地上,神色惶恐。
太后瞥了陳嘉瑞一眼,加重語氣,提醒他:“皇兒,不該如此動怒?!?
而后,陳嘉瑞深吸口氣,低頭認錯。
“皇兒有錯,此事......容后再議?!?
說罷,他直覺惱火,便借口退朝。
見狀,太后也不再駁了皇帝的臉面,叫人退朝。
“退朝——”
出了大殿之后,不少人緩和下來。
我想著剛剛那幕,只覺得皇帝如今的脾氣倒是越發(fā)直橫了。
他自然不是個無腦沖動之人,想來他今日如此,不僅僅是因為和親一事......
鄭太傅特意停下等我,我上前一步:“岳父......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