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更送上,4200均加更!
張超本以為這時的開蒙書應(yīng)當(dāng)有不少,結(jié)果鄭管事去了趟長安,回來的時候只帶回了一本千字文。
張超翻著那卷手抄本的千字文,看著天地玄黃宇宙洪荒這熟悉的文字,張超眼皮在跳。他總覺得鄭善果對崔鶯鶯很不錯的,可沒料到鄭家這么小氣。崔鶯鶯出嫁的時候上千貫的陪嫁都出了,現(xiàn)在卻舍不得幾本蒙書。
一個私塾先生都沒有。
鄭管事一臉不安,低著腦袋站在那里稟報。
“鄭尚書說鄭家在長安城里也僅有一個族學(xué),那里也才兩個先生,實沒法再分給張家。至于蒙書,張家要辦私塾,那初開蒙的孩童也就這千字文合適,至于其它的論語詩經(jīng)等并不適合開蒙的孩童?!?
張超撇撇嘴,鄭家就是小氣。
千字文還是南北朝時所編,由梁武帝讓周興嗣從王羲之的書法作品中選了一千個不重復(fù)的字編纂成文。都是四字句,對仗工整,條理清晰,文采斐然。語句平白,易誦易記。
這也是如今最通用的啟蒙書。
張超只是開個私塾,現(xiàn)在是啟蒙,因此鄭善果直接給了本千字文。若等張家私塾的孩子開過蒙,再往上學(xué),一般也是學(xué)儒家十三經(jīng)。也就是論語詩經(jīng)孝經(jīng)尚書這些。
就一本千字文,連個塾師都沒,張超覺得有些頭疼啊。
話已經(jīng)放出去了,要接收那些村民佃戶的孩子們?nèi)雽W(xué),可現(xiàn)在這情況不對啊。
想了想,張超覺得只能自己先兼?zhèn)€小學(xué)老師了,接下來還是得想辦法去請幾個老師來。崔鶯鶯派了管事到幾個莊子上跟佃戶們商議退田的事情,果然,張家的條件一出,那些莊戶幾乎都愿意退田。
一個免費(fèi)讀書,就已經(jīng)讓他們迫不急待的同意了,生怕答應(yīng)晚上張家私塾就沒有他們的份了。
“什么,他們想現(xiàn)在就送孩子來啟蒙讀書?”
張超也有點傻了,不是說好明年年后開學(xué)嗎,怎么現(xiàn)在就要送孩子來。他低估了這個時代人對于讀書的渴望,這些莊戶們生怕夜長夢多,時間一久到時又出變故。
許多村民昨天聽說了這事,今天就帶著契約和孩子過來了。一邊過來把契約和田還給張家,一邊就要把孩子交給張家。
反正他們的話說,這孩子以后就交給張家了。白天讀點書,然后剩下時間張家做事。按他們的意思,這些孩子等于是托管給張家,讓這些孩子們半工半讀。
“送了多少孩子過來了?”
“二百多個?!?
張超為這個數(shù)字驚訝不已,可管家下一句話讓他越發(fā)的驚住,這二百多個還沒有算上張家溝的村民,以及附近其它的村民孩子呢。
“全加起來,得有三百多個?!?
三百多個啊,這都能開上十個班了?,F(xiàn)在這私塾都不一定能擠的下這么多人,而且三百多個怎么教?
場面失控。
張超過去看了下,一堆的男孩子擠在新建好的私塾院里。張家新建的私塾的東頭,夯土墻,里面是木板墻,頂上是樹皮和茅草頂。有三個大房間,另外有三間小點的房間,這本來是給先生們居住的。院中間還有個空場,現(xiàn)在這個空場里擠滿了孩子和家長。
一個比標(biāo)準(zhǔn)籃球場大點的院子中,起碼擠了有四五百人。
張超一眼望去,頭疼。
那個起碼都有十五六歲了吧,那也是來開蒙的?
還有那,有沒有四五歲,鼻涕掛那么長,這樣的也太小了啊。
張超不得不讓管家卻宣布,張家私塾暫時只接受十歲以下,六歲以上的孩童入學(xué)開蒙。十歲以上的,年紀(jì)太大了,還是算了吧。至于六歲以下的,今年年紀(jì)還小,可以待到了年齡之后來。
“大家放心,我張家私塾開起來以后,對于附近鄉(xiāng)親子弟會一直接納的?!?
有張超親自出面,并承諾以后,許多鄉(xiāng)民才有些不舍的把超過了年齡和還不到年齡的帶走了。但還是有好多人跟管家耍賴皮。
一個婦人拉著個比她還高的小伙,非跟管家說這孩子才九歲。
“我這娃真的才九歲,只是個子長的快?!?
“大嫂,你這娃都起碼十三四歲了啊,現(xiàn)在來開蒙,實在是太遲了一些。”
十三四歲來上小學(xué),這要讀出出息,這少說也得讀個十年吧。再說了,都這年紀(jì)了,這少年估計也靜不下心來跟著群小弟弟們一起讀書。
“嬸子,你這孫子太小,這估計才三歲吧?還是等再過兩年,再送來吧?!?
費(fèi)盡了口舌,總算是打消了許多人的念頭。
不過還是有許多人在趕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