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更,為孤單墜星的萬賞加更,晚上還有一章!求訂閱!
白鹿書院今天開學,許許多多的鄉(xiāng)民都趕來圍觀。這可是本鄉(xiāng)的大事啊,原本隋朝開皇和大業(yè)年間,白鹿鄉(xiāng)也是兩度都建立過學校,但經歷隋末亂世,學校也早就沒了。十多年了,白鹿鄉(xiāng)的百姓,又終于有了一所自己的學校。
寧民縣令帶著一群縣丞縣尉主簿胥吏等早早趕來,鄉(xiāng)里的里正、鄉(xiāng)老們也來了,各村的村正也紛紛前來,還有十里八鄉(xiāng)的各宗族的族長族老們,今天也都來參加這個文化盛事。
許多其它的百姓,今天也特意丟下了手里的活,也不在家烤火,也不上山砍柴燒炭,連張家的作坊今天都早早放了半天假,只為讓大家有空來參加這個開學儀式。
本來嘛,張超覺得現在只算是試開學,不算正式開學,因此不必搞的這么花團錦繡的,學生們在操場上集合排個隊,原來張超和老師們隨便講幾句,就行了。
但村正不肯,里正不肯,縣令也不肯,連這附近的那些地主富戶們也不肯。
一所二百學生四個先生的書院啊,在白鹿鄉(xiāng)那是頭一家,科教興文啊,對于縣令們來說,這可是能夠大大加分的施政政績啊,雖然其實這書院建立跟他沒卵關系。但不妨礙他把這個當成自己的政績。
附近的地主富戶們也不愿意隨便,他們不少的兒子啊孫子也在這次的入學生員中,在他們看來,這可是一件天大的事情。以往小地主想讓兒孫讀書也是非常不容易的,現在張家有了這個機會,多不容易啊。
家里有子弟能入學讀書了,這當然得好好顯擺一下。
就是普通的鄉(xiāng)民百姓,也想要來看看熱鬧的,平時也沒啥熱鬧瞧,這么好機會當然想來瞧一瞧。
搞到最后,大家都來勸張超,這開學儀式絕不能馬虎了。
連崔鶯鶯都勸張超,這樣的好機會得多加宣揚。
張超想了想,也確實是這么回事啊。
好,那就辦熱鬧點。
辦這樣的活動,張超雖然以前沒辦過,可見過不少啊。隨隨便便就能弄出一個盛大的開學儀式出來,比如讓新生搞幾個隊列展示,請樂隊來吹拉彈奏,請些舞姬來跳跳舞,請雜耍班子來耍點雜戲,這可都是搞氣氛的好手啊。
再多弄點彩旗什么的,到時鑼鼓喧天,彩旗招展,人山人海,還能不熱鬧?
嗯,還得顧慮到這些官吏們的面子,要再搞一個貴賓臺,讓縣令啊里正啊各族的族長、縣里有名的地主們啊,往上一座,里子面子都有了。
最后表演完,還要來弄個剪彩儀式,算是學校正式開學。
當然,這樣的場合,張超還想到了請些人到時來朗誦三字經和白鹿書院院訓,這樣才能突出他嘛。
到時那么多人,他張三郎的才名不就傳出去了嘛。
后世這叫炒做。
張超和馬周還沒到學校呢,遠遠的就看到學校附近早就被圍的滿滿的了,聽說今天有熱鬧看,有歌伎舞姬唱歌跳舞,甚至還有雜耍班子來耍雜戲,于是十里八鄉(xiāng)的百姓都往這里涌來了。
村正忙的一頭是汗,一見到張超立馬小跑著過來。
“三郎啊,今天來的人有點多啊?!?
“嗯,我看到了,估計這都得有兩三千人了?!?
“現在還早呢,還有很多人在往這趕呢,咱們這根本容納不下這么多人啊?!?
按村正的估計,今天這么熱鬧的場面,又恰好冬季里閑著,加之今天天氣又好,到時就算是來個五六千人都不稀奇。
“估計就是長安城,都會有閑的沒事的人往這里趕的?!?
張超一聽,頭都大。五六千,張家溝全村也容納不了這么多人了,更別說在村里的那個小學了。小學那操場,頂多就容納個五六百人。
“馬先生,咱們得啟動應急預案了?!?
馬周傻眼,“我們有制訂這個應急預案嗎?”
“那就現在趕緊制訂一個?!睆埑刹幌氚岩粋€熱鬧的活動,最后辦成一個人擠人,甚至發(fā)生踩踏事故的活動。
“咱們把會場轉移一下,書院里容不下這么多人,村前頭那里有片空地,那片地今年種的豆,豆早收了,現在空著。那地有上百畝,再多人都容納的下。我們馬上安排,在那邊搭一個臺子。”
“現在搭臺子哪還來的及,這都半上午了。”馬周也沒有料到,今天會有這么多人前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