室內(nèi)溫暖如春。
李超摟著青鸞在懷,他低下頭,視線落在她的臉上?!傲粝聛戆?,不要再回去了。把我們的女兒靈兒也接來,我們可以生活在這里。在這里,靈兒能夠更快樂,更安全,好嗎?”
“靈兒是我的女兒,她將來注定要成為女兒國的國王。大金川,才是她的家。”
“可是東女國勢弱,周邊有吐蕃、吐谷渾、六詔環(huán)伺?!?
“我們會保護(hù)好自己的家,而且你也會幫助我們的,對吧?”
青鸞手撫著李超的胸膛,臉色變?yōu)閲?yán)肅。
“我倒覺得,你應(yīng)當(dāng)跟我一起走。你現(xiàn)在這里,其實(shí)我挺為你擔(dān)憂的。我這兩年在國中也請了不少中原的讀書人過去,也讀了不少你們的書。功高震主這句話,你應(yīng)當(dāng)比我清楚的。你對當(dāng)今大唐天子,有隴西城救駕之功,有玄武門定策之勛,又平吐谷渾、滅梁師都、復(fù)朔方、退突厥,入朝輔政,也多有功勛,天下百姓稱你為救時宰相,稱你為軍神,稱你做大宗師?!?
“你仔細(xì)想過沒有,這些會讓皇帝怎么想?更何況,你還富可敵國,據(jù)說連皇帝都要找你借錢,甚至朝廷都向李家借錢,你就不擔(dān)心,皇帝會睡不著覺?”
青鸞抬起頭,“你那么聰明的人,肯定也早清楚這些。我現(xiàn)在跟你說這個,是想要再提醒你。莫讓自己到了沒有選擇的余地,也莫讓自己到了那個時候再追悔莫及?!?
“你說的君王猜忌,是一般的君王。當(dāng)今天子,一代雄主明君,并不會做這樣的事情。”
“最是無情帝王家,涉及權(quán)力,皇帝什么事情都能做的出來的,你們漢人的漢高祖,殺過多少功臣名將?真要到那一步,才追悔莫及嗎?跟我回東女國,我和女王定拜你為宰相,讓你統(tǒng)領(lǐng)朝政,掌握兵馬。”
李超搖頭笑了笑。
“我現(xiàn)在大唐也是宰相,為何卻要舍近求遠(yuǎn)跑到東女國去當(dāng)宰相?按你說的,我在大唐功高震主,難道以后在東女國,就不會功高震主?”
若是輔佐的一般君王,李超確實(shí)早考慮退路了。但他輔佐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啊,這位的胸襟可是最寬廣的,玄武門之變,他沒殺建成元吉。事后,也沒有殺建成元吉的部下,而是赦免這些人,甚至還重用了他們,如魏征、王珪、薛萬徹等等,都得到重用。
朝廷里近年不少人向皇帝上密奏,稱李超權(quán)寵過盛。
可李世民接到奏折之后,卻把李超召進(jìn)宮,把這些奏折都拿給他看。
皇帝對他說,“你我君臣之間,沒有什么可猜疑的。如果我們把聽到的話,都放在心里不說,那我們就可能引起誤會。現(xiàn)在,我把這些給你看,就是想告訴你,朕不會猜忌你,會一如繼往的信任你,你也不要誤會朕!”
李世民甚至還在朝會上,當(dāng)著百官的面,說李超與他,就如他與太子一樣,他信任李超,和信任太子承乾一樣。
李超相信這些話是實(shí)話。
李世民當(dāng)皇帝不過兩年,他們君臣配合默契,這就好比創(chuàng)業(yè)之初,大家是很少猜忌的。起碼,那些聰明的老板,不會早早的就猜忌自己的元老功臣。
要猜忌,也得等鳥盡弓藏啊。
李世民還不到三十歲呢,他的江山才剛開始,他還雄心勃勃,哪里現(xiàn)在就自斷臂膀。也許再等二十年,那個時候皇帝遲暮,開始考慮太子繼位的時候,也許會擔(dān)憂李超這樣一個功績太高的臣子會對新帝有威脅。
但歷史上,李績、長孫無忌也是對大唐功高赫赫,可李世民去世前,并沒有說要對付這兩位大功臣。
李世民讓長孫無忌做輔政大臣,托孤于他。只是將李績貶職,但卻也對太子說,讓他一繼位就重用李績,這樣做,也是因?yàn)樘訜o恩于李績,這樣一來,新皇可以趁機(jī)示恩。
李世世,終究不是楊廣。
他李超,也不是楊素。
李世民并非沒殺過功臣,但絕沒有憑猜忌就殺的,他殺的,都是那些謀逆的功臣。比如侯君集,比如卷入幾個皇子公主謀反案里的。
李超敢說,只要他不去觸碰李世民的逆鱗,也就是不去謀逆,那李世民是不會動他的。富可敵國、功高著著、威重天下等等,這些李世民都是能容忍的,連魏征都能指著皇帝罵,把口水噴他臉上,這樣的事情他都能忍,李世民是個很厲害的人。
李超為什么要去謀逆?
有錢不是謀逆,有聲望也不是謀逆,對李世民來說,勾結(jié)串連,暗中招募死士,打造兵器,這些才是謀逆。
李超吃飽了撐著,才會去做這種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