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這等天道之力降臨,足夠他修為提升一境了?!?
看著金光,不少人都是面上露出羨慕。
百戰(zhàn)功成。
天地眷顧。
張遠抬頭,雙目之中精光閃動。
這一道天地之力降臨灌注,他修為必然能直接入玉衡境。
可是一旦修為入玉衡,他就不能再爭仙秦九洲第一開陽境。
人榜第一。
如果他張遠能占了此名頭,往后的天地眷顧決然不同。
往后再退一步,躬身抱拳。
“張遠不貪天功,愿天眷我三洲軍將,踏平雪域。”
不受天功!
這一句話,讓周圍圍觀百姓都是愣住。
什么樣的人,能在天地眷顧之前,推辭不受?
這可是至少一境修為提升的機緣!
“張遠,好一個張遠!”
“不受天功,這是對自身修為天賦多有自信?張遠,我記住這個名字了?!?
西華門大門之前,一片嘩然。
所有人目光之中,那垂臨的金光慢慢倒卷而上。
這等景象,也讓遠處許多觀望之人面上露出訝異。
“天功倒卷,大多都是領(lǐng)功之人已經(jīng)身死,這是怎么回事?”
“難道又是哪位戰(zhàn)侯隕落天外?最近萬域戰(zhàn)場的局勢堪憂啊……”
天穹上,倒卷的云濤化為金色,重新再臨。
這一次,比剛才那一道更濃烈。
不過這一道天眷中少了些氣血金紅,多了幾分浩然金色。
這是酬帶大儒朱定遺骨而回的天功。
“怪不得,原來是想受儒道之功,確實,儒道之功更溫和,對往后官途也有幫助。”
“看來這是一位儒道文臣?”
遠處不知西華門外情形之人,都是如此猜測。
此時,西華門前所有人看著張遠。
張遠目中精亮,深吸一口氣,再次抱拳。
“臣請?zhí)斓鼐祛?,鑄朱定先生遺骨入圣?!?
西華門前,寂靜無聲。
不管是何瑾還是那位五品禮部員外郎,都是面露鄭重,緩緩躬身。
圣骨不朽。
儒道追求的圣人境,除了修為,還有精神傳承。
天穹之上,原本的激蕩金光轟然震蕩,化為三重云濤。
“超凡入圣,天道眷顧,怎么回事?”
“儒道,這是純粹的儒道圣意,上次還是橫渠先生,儒道如今當真昌隆如此嗎?”
看著那云濤,皇城之中,無數(shù)低語。
這里是皇城,什么景象都見過。
所有人會驚異,不會驚駭。
對于生活在皇城的秦人來說,哪怕是天地崩塌在眼前,估計也不會驚慌。
“嗡——”
金光垂臨,小案上的木盒透出玉色的光暈。
所有的光影與金光交錯,化為一位身穿長袍,腰懸長刀的身影。
大儒,朱定。
現(xiàn)在該是,儒道圣人境,朱定。
張遠身后,金色的猛虎虛影升騰而起。
朱定身影與猛虎之影相對而立。
朱定留下的游記,還有那柄秋蟬刀,對張遠來說,已經(jīng)是無比貴重的饋贈。
今日請?zhí)旃﹁T圣骨,是張遠還朱定的恩情。
遠處,有鐘聲響起。
“皇城書院的迎圣鐘?”
“歸來的是大儒遺骨?誰?”
西華門外的場景,引來無數(shù)好奇。
而西華門外觀望的百姓,則是更將小案前功躬身的身影記住。
“騰洲張遠,此人,有大氣魄。”
“兩次天功不受,此等人物,該當有個前程。”
“回去查查,這個張遠到底什么背景?!?
“西華門外猛虎金影,武道儒道皆天功不受,此人不凡?!?
……
小案撤去,所有帶回的物品都被禮部官員捧著。
西華門緩緩打開。
何瑾與張遠緩步前行。
身穿紅袍的禮部員外郎走在張遠身后半個身位,一邊往前走,一邊壓低聲音。
“下官文紹成,禮部供職?!?
“張司首,聽聞,您與歐陽凌大人,關(guān)系匪淺?”
“咳咳,我這有一本《雪域行記》,不知大人可否轉(zhuǎn)呈歐陽凌大人親筆題跋?”
文紹成湊到張遠身側(cè),從衣兜中掏出一本書冊,小心翼翼的遞向張遠,面上全是忐忑。
這模樣,像極了玉川書院那些將作業(yè)交給教習(xí)的學(xué)子。
_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