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次,很多時候,災害發(fā)現(xiàn),因為運輸原因,糧食卻不能馬上運入災區(qū),于是導致災情擴大。因此朝廷就有必要,藏糧于地方。
各地都得有倉儲糧,在一些重要的交通要道運輸線上,也得多存糧。這樣才能一旦地方有災情,朝廷能夠最快的調(diào)拔運輸糧食過去。
“朝廷還應當對外來的糧食免稅,比如從新羅、百濟、南蠻等地方運來的糧食,就應當免關稅進口?!?
承乾又加上了這一條,“老師,看來這個宏觀調(diào)控真的很有必要,讓各個地方都儲存足夠的糧食,能大大增強抵抗風險的能力。”
朝廷把京師從長安遷到漢京來,也大大緩解了糧食壓力。畢竟以前漢中無法供給長安需求,而到了漢京后,這里本身也是一個平原,兼之南面的江漢平原,江南的平原,東面的江淮,江南等大量糧食產(chǎn)區(qū),使得漢京糧食無憂,尤其是漢京所處的位置,交通運輸上比較便利,有糧也不怕運不進來,不像以前的長安,運糧入長安太難。
說到交通運輸問題,李超對承乾道,“你若真想自己做點事情,我可以給你兩個提議。第一,在襄陽附近的漢江上修個堰壩,就如同蜀中的都江堰一樣。”
“漢江修壩?為何?”
李超對太子道,“漢江修壩,好處還是很多的。首先,襄鄧地區(qū),也就是我們現(xiàn)在稱為漢京平原的這片地區(qū),雖是平原地區(qū),田野平闊,土地肥沃,但卻一直比較缺水。沒有水,種植當然大受影響。以這里的氣候,其實完全可以實行兩熟栽培,如果有水種植水稻,再加上精耕細作,施以肥料,那么僅是漢京平原,一年就能讓現(xiàn)有糧食產(chǎn)量翻翻?!?
“漢京可是京畿之地,漢京對糧食的需求量大,如果漢京自產(chǎn)的糧食多,那么就免于從外地辛苦的運糧入京,僅是這節(jié)省的耗費就不知道多少了?!?
“再有一個,就是交通。”
承乾有些驚訝,修壩跟交通有什么關系?
“我們在漢江上修個壩,攔截漢江山,然后再在漢京西北的丹江上修個壩,攔水蓄個水庫。”
“然后呢?”承乾問。
李超笑著道,“在襄陽附近攔截漢江水,蓄水后,襄陽上游的漢江水位會提升,那么過去漢江上游河道灘多船難行的問題,將大大解決不少。以往從襄陽到漢中,這段河道可不好走,順江而下還好,若是逆江而上,則隨船必帶纖夫。那段長長的河道,有許多的險灘急流,尤其是在枯水季節(jié),大船更難行,得經(jīng)??坷w夫拉船,這使得運輸極其不方便?!?
“如果漢江攔壩蓄水,則可以讓漢江上游水位提高,讓通航能力大大提升。雖然很多地方依然得拉纖,但起碼能讓襄陽上游的一段,解決不少問題。”
“除此外,我們在襄陽附近攔截漢江,還可以把漢江水通過唐河、白河等幾條河流,讓漢江水澆灌漢京平原,甚至能讓唐河、白河的河道通航能力提升。這對于京師的運輸來說,也是極為重要的?!?
_a